小鸟科技销售总监翟南极先生专访:引入AI,在新赛道甩开竞争对手

时间:2025/05/06 来源:专业视听网

关键词: 小鸟科技指控中心、智能会议、展览展示中心AIDeepSeek大模型


4月16日,小鸟科技以智能融合·场景革新为主题亮相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全方位展示其在指控中心、智能会议、展览展示中心三大场景的深度布局。


我们发现,今年北京InfoComm展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那就是人工智能(AI)成了热词,同时,厂商也在大力推广AI概念产品,推出的AI赋能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都结合现在整个市场和技术的演变和发展方向。


从现场展示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可以看出,小鸟科技通过深度洞察、理解用户需求,整合目前热门且具有发展潜力的AI前沿技术,在指控中心、智能会议、展览展示中心三大应用领域,以DeepSeek大模型技术升级传统技术和产品,展示小鸟科技在技术与应用创新领域的能力。  


小鸟科技做出这些变化与进展,是基于对行业应用、技术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理解与认识呢?专业视听ProAVChina现场采访了小鸟科技销售总监翟南极先生。



传统技术发展进入瓶颈期


我们注意到,近几年,视听行业的传统硬件创新已经非常少了,显示分辨率从2k4k提升到了8k,传输技术也已经全面网络化,压缩解压缩技术进入稳定期,相关周边功能也没什么大变化,总体进入了瓶颈状态。小鸟科技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翟南极先生说:在我们所关心的指控中心和会议系统方面,过去的几年确实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概念、技术和产品推出,厂商创新能力有限,产品同质化也很严重,整个行业对技术突破的期待时间已经很长了。我们需要一个大的技术跨越,对行业和应用进行重塑,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往前发展。这个时候,AI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个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认为AI是一个方向,是一个新的浪潮,小鸟科技要突破瓶颈,把研发和推广重点放在AI上面。


认定AI潜力, 小鸟科技开启“智能监屏革命”


虽然过去几年视听行业的发展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但是,这两年新基建加速推进、城市应急管理现代化需求激增,能源、电力、公安、交通等领域的指控中心正面临数据爆炸式增长、跨域协同复杂度升级等多重挑战,急需高效率的数据处理和预警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升,光靠硬件系统的网络环境的提升还不能快速满足需求。而这个时候,生成式AI大模型出现了。


翟南极先生说:小鸟科技正好抓住这个发展机遇,推出了AI智能调度与AI运维助手、AI智能语音识别大模型等几款产品。小鸟科技基于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分布式节点部署的“AI智慧调度员”,通过AI智能识别业务系统告警信息,在调度员权限管辖范围内,在所有信号的指定区域(数值、线路)发生改变时,自动推送告警业务主机画面到坐席主屏,同时进行红框提示告警信息。主要功能之一——“智能监屏”,可以智能识别业务系统检测到的某一特定信号的图像信息变化,自动推送至大屏特定区域,进行全局共享。


翟南极先生说:过去,这类报警功能需要通过人工或者极其复杂的后台软件去实现,现在放在一个AI可视化的大模型里,自动报警工作变得非常简单了,既节省了人的工作强度,又大大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AI其实就是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小鸟科技开发的AI智能调度与运维、AI屏幕监控等应用,无论是自己经营还是提供给客户,都是为了提高效率。这是小鸟科技对现阶段AI作用的理解和应用。


小鸟科技的“AI智能”创新结合了DeepSeek本地化模型,目前大概做到7b的算力水平,搭建成本也不是很高,是普通用户用得起的价格水平。


小鸟科技将深入开发AI在指控和会议场景的应用


翟南极先生说:我觉得这次展会是整个专业视听领域的AI元年。之前,我们很少看到这么多厂商都在推AI的主题,今年是头一次,在几个月前的深圳某展会上,我们还没有看到这个景象。过了几个月的今天,大部分厂商都在推AI了。


未来专业视听行业与AI的结合与发展会进入一种什么状态?翟南极先生说:我认为现在专业视听和AI的结合处于两种状态。一是确定性状态,因为这种结合肯定是一个确定的发展方向。二是不确定状态,因为在这个方向上到底怎么用AI技术?这件事情其实没有确定,大家都在探索,都在尝试。


中国公司在AI技术方面推进得比迅速,其中小鸟科技就是动作比较快的一个。翟南极先生说:我们现在已经把DeepSeek嵌入到一些产品当中,并且已经做出一些好的客户应用方案。所以,小鸟科技今年重点在AI,具体的应用现在正在不断探索。小鸟科技现在优先做的AI应用是从指控中心入手,一个是内容的调度,另一个就是屏幕监控。所谓内容调度的AI应用,就是通过AI把数据库里很多的数据源,包括pptworld等各种各样的这个文档,不用人工查找,而是通过AI从库里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来,这就是提高效率。所谓屏幕监控的AI应用,是可以在屏幕上指定某一块内容的数值不能大于多少,当智能检测到该数值大于或小于某个设定时,就给系统报警,这就不再需要人去管了,这也是提高效率。


在标准化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翟南极先生说:现在整个专业视听行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到底要做标准化的产品,还是定制化的产品?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定制化对成本、对客户理解的要求都非常高的。如果完全针对客户要求定制化研发和生产,很可能成本太高,而且按定制化理念做产品时,厂商也不定能准确理解客户需求。所以,我们觉得还是要做一些针对具体场景的标准化方案。比如指控中心场景,无论是能源还是公安的指控中心,都带有普遍性,这个普遍性可能会达到80%90%


翟南极先生同时也表示:小鸟科技也有“定制化”的想法,但我们认为定制化应该是体现在方案配置上的不一样和某些软件的不一样是,但基础硬件应该是一样的。我们认为,应用场景其实可以归纳成几个大的模式,然后建立针对这些场景开发出相对标准化的方案,最后根据客户具体需求通过产品的不同组合和搭配,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这样就能把整个成本降下来,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热门技术探讨更多>>

同类产品或技术文章列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