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山邀您一起见证“宁电入湘”双城记

时间:2025/10/24 来源:专业视听网

关键词: 智慧中心服务商、铁力山、控制台、TiTLIS

—前言

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一场关于能源的迁徙正在悄然改变着地域的脉动。它叫宁电入湘,一束融合了风、光与火的能量之光,将从宁夏出发,开启一场穿越1634公里山川河流的远征,最终抵达湖南,化为点亮万家灯火的温暖。

这不仅是一项超级工程,更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壮丽篇章。而我们,有幸成为这束光千里之行中的一段重要叙事的书写者。

视频中的铁塔与银线令人心潮澎湃,然而,在这场宏大的能源远征背后,真正的挑战,也同样发生在那些不为外人所见的方寸之间——集控大厅。这里是电力输送的大脑心脏。在这部双城记中,我们见证了两个关键节点,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为这束光的旅程保驾护航。

光之源起 · 戈壁滩上的静默序章

故事的起点,在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的中宁换流站。

这里是宁电入湘的送端,是整条能源动脉搏动开始的地方。这里的使命,是守护”——确保每一束能量之光都以最稳定的姿态,踏上它的千里征途。这份职责,要求极致的专注。

国网宁夏中宁换流站集控室

走进中宁的集控室,第一感觉是秩序井然。一排排专业控制台沉稳地排列,它们并非冰冷的钢铁,而是调度员最可靠的战友。精心计算的弧度为长时间伏案工作的手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支撑;隐藏式的线缆管理将所有纷杂隐藏于无形,只留下一个纯粹的操作界面。

在这里,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保障。它通过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物理疲劳,让调度员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闪烁的数据和安静流淌的电流中。这种由物理空间传递出的信赖感,正是源头最需要的力量。

光之所向 · 潇湘水畔的智慧华章

当这束光的旅程抵达终点——国网湖南衡阳换流站,场景豁然开朗。

这里是湖南电网的受血口,是能源的交汇与再分配中心。如果说宁夏的关键词是稳定,那么衡阳的关键词无疑是协同。海量入湘电流需要与本地电网精准联动,数十个业务系统、监控画面、数据报表汇聚于此。

如何让调度员从信息的海洋中解脱出来,成为智慧的决策者?这便是智慧输电时代,对终端集控中心提出的新考题。

国网湖南衡阳换流站集控室

步入衡阳的集控大厅,未来感扑面而来。调度员安坐于领帅系列控制台前,手中只有一套键盘鼠标,却仿佛掌握着整个数字世界的指挥权。

只见他的鼠标指针,无视物理屏幕的边界,从左侧的A系统屏幕,无缝到右侧的B系统屏幕,进行着流畅的操作。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套名为恒河MXS”的分布式坐席系统,它将原本物理隔离的数十台业务主机,缝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数字桌面,实现了真正的一人多机可视化管控。

巨幅的拼接屏上,全线的运行态势、关键节点的数据,被一体化拼控处理器清晰地描绘成一幅动态的数据沙盘。当需要紧急会商时,任何坐席的画面都可一键推送至大屏,实现即时的应急指挥调度。需要临时调阅资料时,桌面下平滑升起的无纸化升降屏又提供了一个即时的信息窗口,既高效又保持了空间的整洁。

在这里,技术不再是冰冷的指令,而是化作了调度员指尖流动的协同乐章。

结语

从宁夏的静默序章,到湖南的智慧华章,我们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了宁电入湘这部宏大史诗中,关于控制双城记

一个追求极致的物理可靠性,为千里之行奠定基石;一个拥抱复杂的智慧协同,为能源的最终利用奏响凯歌。

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技术的演进,更是一种设计的思考:最好的工具,总是能悄无声息地融入使用者的世界,成为他们最得力的伙伴。

千里之光,始于方寸。作为这段旅程的亲历者与共建者,铁力山为能给这束光的远征注入沉静而智慧的守护之力,而深感荣幸。

热门技术探讨更多>>

同类产品或技术文章列表更多>>